一、“斜杠青年”的前提条件
1. 价值观的改变:
我们喜欢将青年人分为,80后、90后和00后,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一代人,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和老一辈无产阶级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首先,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更加的多元化。房子、车子和票子不再是我们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
- “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心过完自己的一生”是成功;
- “能够为这个社会带来一点点正向的改变”是成功;
- “能够帮助贫困儿童走出大山”是成功;
- “能够生活顺利,家庭和睦”是成功。
另外,我们更加在意的不是终点,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沿途的风景,是生命的广度;我们更加重视的不是自己的养老金,而是我衰老之前,丧失自理能力之前,我可以做一些什么。
我们追求的是生活的体验,是时间的意义。
总是听老人讲“计划”,因为他们是从计划经济里走过来的;而我们讲的更多的是“时间管理”,因为我们的时间很有价值。
“计划”与“时间管理”之间的距离,就是“未来”和“当下”的距离。
是要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还是要活在对当下的掌控中?
2. 可行性的改变:
时势造英雄,群体的改变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从工业革命当中解脱出来,特别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利润的天平更加向“人才”倾斜。
在这场资本和人才的博弈当中,人才逐渐占据了上风,于是主动权和利润也随之而来。
于是,青年人更加在意的是对自己的投资,而不是对领导的投资。
这是中国制度改革史上的巨大进步,虽然改革的不彻底,但也的确缓慢的发生着。
随着经济组织形式的改变,青年人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驱动在创造性行业当中风生水起,也是响应了国家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号召。
我们的社会在高速发展,完成了基础建设阶段,于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包容,更加鼓励思想解放的时代,当然中国有着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原因,所以难以达到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浪潮,但与本国自身相比较,的确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具有创造力。
这是斜杠青年能够出现并发展的外界条件。
二、“斜杠青年”的深层原因
1.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者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但同时,也加速了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
于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中长大。
从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我们进入了一种概率性的生活博弈。
选择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提升,这也是自驱力的一个来源。
于是,我们喜欢探索知识,从知识中获取乐趣。
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和包容的社会环境,开发出多种职业身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当知识被标准化后,这个获取的过程就会变得痛苦。
我们不是讨厌工作,而是讨厌上班,讨厌被安排的生活。
2.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原因,就是青年人对自由的追求。
曾经的90后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认为90后不懂合作、不积极进取。
其实,只是我们进取的思路不一样了而已。
很多人愿意放弃成为一个行业的高精尖的原因在于,传统行业发展的几十年,前面有太多的人在排队,已然做了古的依然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位,他的影响力或者说是势力依然掌控着这个行业,正值中年的一群人还在当中排着队,确实很难让青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与其排队浪费生命,不如开发自己的特长,打造自己的独特价值。
这里还需要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财务自由”。
在多层次的社会当中,财务自由也是有分级的。
其分级的主要依据不是菜场、商场和旅行。
而是你自己满足的那个点。
当财务情况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求的时候,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在此基础之上,斜杠青年更在意的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也就变成了斜杠后面的内容。
进而可以进入一个正向循环,通过斜杠身份,提升自己的满意度和幸福度。

三、“斜杠青年”的内在逻辑
1. 斜杠青年的第一个底层逻辑就是掌控感。
亚里士多德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诲:一个人的幸福就在于他可以自由的运用自己最擅长的各种技能。
为什么人们要追求自由
克里希那穆提说,自由不在对束缚的挣脱中,而在对行为的理解中。
理解了才能够掌控,处在失控环境中的人是非常痛苦的。
任何一件随机事件都会让他紧绷的神经断掉。
掌控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幸福度。
所以请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这也是理想和欲望之间的差别。
理想是在结合当下现实环境和自身价值观取向之后认为可以做的事情。
而欲望是人性,是一种存在于脑海中的黑洞,深不见底。
2. 斜杠青年的第二个底层逻辑是原则。
观察很多斜杠青年的职业后你会发现
这些职业可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他们有着同一套原则体系,甚至根本就是同一种能力。
只是借用了不同的工具和媒介,而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可以做演员,导演,作家,企业家,艺术家等等。
达利欧用他的原则构建了他的商业帝国,也利用他的原则度过了美满的家庭生活。
每个人的原则可能不同,这是人之为人,其价值观的体现。
但每一个原则都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高度融合,错综复杂的网络。
网络上的每一个点都与其他个点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
但是底层的原则可以决定每一个点连接的方向。
四、“斜杠青年”的哲学意义
斜杠青年身上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放弃的勇气。
如果说“选择”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见识的提升。
那么,“放弃”需要的则是勇气和智慧。
叔本华说:一个被赋予智慧特权的人,都有两种生活,一种是个人的生活,一种是智者的生活;而后者会逐渐被当做真正的生活,前者只是实现后者的一种途径。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过着第一种生活,当你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他也会有期待,也会想要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去享受艺术带给人们思想上和心灵上的愉悦,去体会发自内心的平和、喜悦和快乐。
但是他之所以还被焦虑和痛苦围绕,是因为他放不下,放不下自己按照外界评价体系辛苦几十年得来的荣誉、头衔和人设。
他们总是试图在自身以外的事物上寻求快乐,而从未想过通过这种方式升华进入另外一种生活。
斜杠青年的哲学意义就在于,他们能够摆脱外在的评价体系,放弃和拒绝一种单一的生活方式,追求不同的生活体验。
在自己原则的指引下,选择具有掌控感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来自自身的愉悦,拓宽生活的宽度,提升生活幸福度。

这个是Ava的学姐写的公众号:FRCO
一名医生
让我知道世界会变好了
FRCOer,段段的文字很好。好的定义在有思考有输入,然后输出了;好的定义在她讲的清晰有逻辑,让人听得进去;好的定义在她思考的是自己,是生命,是你我,让我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思考的启发。
当然我还没有找到工作,很稚嫩,觉得人没必要追求“斜杠”,应该在一份工作使命里有一致性,有敬业精神。
但是如果亲爱的你,也喜欢她的文字,我们可以做朋友,欢迎来玩。
LikeLike